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教育:为可持续发展赋能下一代”国际会议上,上海大学等联合提出两项关于科创教育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
第一项倡议在于设立全球首个“国际科创教育智库”,构建跨区域协作新平台。该智库由中国上海高校与联合国机构共同倡议设立,旨在填补全球在专注于青少年科创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的机构空白。智库将以青少年为核心服务对象,聚焦科创教育垂直领域,为国际政策制定、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提供精准支撑。
第二项倡议在于创办全球首本青少年科创教育类的英文科学期刊PUZZLE(《拼图》)。该期刊创新性地以青少年科学探究成果为核心发表内容,打破了传统学术期刊的局限。期刊旨在为全球青少年提供展示科创能力的国际舞台,并以成果发表反向激励青少年主动开展科学探究,为国际同领域提供可复制的成果转化新模式。
此次国际会议由上海大学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纽约办公室(UNITAR-NYO)联合主办,是在联合国议程框架下由中国高校深度参与主办的重要学术活动。会议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助力作为公共产品的教育发展,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纽约办公室主任马可·安东尼奥·苏亚索·费尔南德斯(Marco A. Suazo Fernandez)强调,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未来契约》等文件持续呼吁,必须使技术进步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他愿与上海大学共同倡议设立国际科创教育智库和共同创办青少年科学期刊《PUZZLE》,认为双方合作对赋能青年一代、推动多边合作具有示范意义。
上海大学副校长王从春与参会人士分享,科创教育是在科学教育基础上一种创造力培养的教育,也是一种以个体创新素养有效支撑社会创新能级提升的新型教育范式。“科学教育强调‘理解自然与求证真理’,科创教育则进一步把‘发现与求证’延伸到‘设计与实现’,把知识转化为技术、产品与服务,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社会场景。”他说,“因此,科创教育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正在教育供给侧与未来产业需求侧之间建立起动态的、有效的响应机制。”
位于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全球事务执行主任Amine Mechaal分享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在国际化办学与STEM教学方面的实践,并表示哥大学院愿与上海大学携手,构建开放的、普及的国际科创教育智库,同时加强相关领域合作。
上海大学期刊社编审、上海大学期刊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强表示,PUZZLE主要服务青少年、科研人员及科创教育研究者,核心使命是让青少年的研究成果“被发现、被使用、被关注”。他诚邀全球优秀的青少年成为PUZZLE的作者,欢迎高校或科研机构专家加入期刊出版团队,欢迎各类相关机构成为期刊的合作伙伴。
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自2023年6月成立以来线上配资炒股网站,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科创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张一楠代表院方呼吁让更多地区、更多青少年更早地有机会接触科技及人工智能等新知识。同时,她也回应了费尔南德斯指出的AI使用具有两面性这一观点,探讨如何使用AI促进下一代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在某一领域进行持续和深入的探索,而不是错误地使用AI并对AI产生依赖,甚至失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阳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